Instagram

Friday, May 18, 2012

低头族. The new generation people.

Again, I do feel the need to blog about this before I forget. Hahaha. The new generation people are given a term nowadays, a word even better than Y时代, 草莓族, 等等.

Yesterday my dad was telling me about this 3 chinese character word: 低头族. He explained to me a lot, but I just laughed it off because it was funny and yet so true. Today I felt inspired about this and wanted to ask him further, but I thought I would just gather some information over the internet for now.

- Partial source taken from magazine 《親子天下》29th Edition, below.

智慧型手機掀起另一種「網路使用習慣」的革命,將 PDA、通話手機、網路雲端顯示器等功能連結在一起,讓全球不分年齡的科技狂熱者趨之若鶩。由於這樣的便利性,社群網站如臉書(Facebook)也跟著起舞,不管是定點打卡,或是立即傳送照片與朋友分享,使用者彷彿隨身帶著一台監視器,隨時隨地都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所在的地點或心情。以前在捷運、公車上常會嫌棄學生講話太吵,現在不管大人小孩,全都變成了「低頭族」,面無表情盯著那小小的螢幕或對著它傻笑。此外,在公共場合常見到許多父母,把智慧型手機當成讓孩子不再吵鬧的玩具。父母親在開心聊天的同時,孩子卻盯著小小螢幕,從那專注的表情已可預見未來成為網路成癮者的潛質。

五建議,讓孩子不被手機牽著走
面對科技的進步,筆者從實務經驗提供父母們以下建議:

1.確認孩子需要的手機功能,夠用就好
如果孩子很忙,要安排很多的課業輔導、才藝班等行程,又很容易忘東忘西,有一支智慧型手機幫忙提醒是好的;但若是為了炫耀、為了跟同學一樣,或是為了可以玩臉書、打電動,那就不需要了。當然,若是父母親擔心無法聯繫到孩子,又不知孩子的去向,想用GPS定位確定一下,那麼用普通的3G手機就已經足夠。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手機的聯繫功能,還有娛樂功能;父母提供高階的手機,卻不希望孩子沉浸在手機的娛樂功能裡,這就像送了一台頂級的保時捷跑車,卻不斷告誡只能開時速六十公里一樣,會不會太強人所難?

只給孩子適當的需求,不要超過。正如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說的:「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一般,父母親給得太多、太好,不僅會讓孩子失去了努力的目標與動力,自己也會為了要如何提供「更好的」資源而傷透腦筋!

2.不要試著介入孩子的社群
網路上流傳一則很有趣的影片,描述一位科學家發明了「臉書媽媽過濾器」,如果媽媽加入你的臉書帳號,可以使用這個過濾器,把所有跟朋友的對話都轉換成無害、正向的語詞。若是真有這樣的過濾器,相信一定會大賣!孩子需要網路社群,是因為虛擬世界中有更廣大的人際關係互動。而父母的介入,或是不時去回應監督,往往讓孩子很快就放棄這個社群,另外申請新的帳號重新開始;甚至連原有的朋友也不敢加入,害怕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最新動態。父母愈想去親近孩子,孩子就會逃得更遠,或許保有一定的距離,才不會逼得孩子遠離自己。

家長可適當的提醒孩子在網路上要保護自己,並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事,需要幫忙的時候,父母親一定全力協助,不要害怕告訴父母。然後就請信任你的孩子。

3.建立「奢侈品要成年工作賺錢後自己買」的概念
父母有時會把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高單價的科技產品,當成孩子成績進步的獎勵。但每個月昂貴的手機費、網路費,卻是父母要負擔;甚至為了省錢,使用了無限吃到飽的方案,反而讓孩子更沉迷於網路世界。若是孩子因此成績退步,要收回獎勵的過程,又是一番拉鋸戰;有些孩子還因此意志消沉,不想再努力於課業。部分父母則是要求孩子從零用錢中扣除手機費、網路費,但這也無法解決沉迷的問題,因為零用錢夠多的孩子會說:「是我自己付的費用,所以這是我的權利!」。零用錢不夠多的孩子,就會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挪用,更甚者甚至去做壞事,只為了避免手機、網路被停用。

在衣食不缺的狀況下,從小教導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沒有工作能力,不會賺錢,就不應奢侈浪費。賣菜的小孩,為了擁有一台電腦,每到週末辛苦幫媽媽賣菜,賺五十元的零用錢。當他擁有了電腦後,就會好好珍惜,也不會忘了自己在賣菜過程中的辛苦與努力。然而,大部分孩子並不是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因為父母親捨不得,因此沒有機會可以學習。幫孩子建立奢侈品要成年後自己賺錢自己買的概念,不僅可以教導孩子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也可以幫孩子找到未來生涯的意義。

4.以身作則,放下自己的手機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許多孩子的行為是模仿父母。僅僅要求孩子不能沉迷於臉書、網路,但父母自己卻忙著用網路、手機,孩子絕對不會服氣。不管是網路成癮或是手機成癮,如果不能夠全家一起改變,每個人都遵守相同的原則,那成癮者的症狀,絕對很難被改變。因為看到他人可以使用,自己卻無能為力時,情緒就很容易轉為憤怒或沮喪。
此外,你還記得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只願意對著電腦與手機傻笑,卻不願跟家人面對面溝通呢?所有專家都說要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時間,但若父母親跟孩子相處時,就是不斷批評孩子行為的偏差,或是評論、比較孩子的表現,孩子當然會選擇虛擬世界中相對愉快而自由的人際互動,跟父母愈來愈無話可說。

因此,請父母放下你的手機,離開你的 iPad 或電腦,那是跟孩子溝通的基本誠意。即使還不知道可以跟孩子談什麼,至少你的眼光放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變多;也可以跟孩子討論,找回這個家的規矩,然後大家一起遵守。專家們所分享的「家庭會議」、「家庭日」等實用概念,必須從父母以身作則開始才有意義。

I do agree. Its getting a little out of control for kids. I sense the importance to have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If we continue to be ignorant, then how are we supposed to adapt to work life in future? I've seen som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kids growing up nicely though. Parents have to educate them the proper way I gues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